日本文字改革的背景
日本学习汉字汉文大约开始于 3世纪。
后来,把汉字当成记音字母,记录日本语,写成诗歌;或者跟表意的汉字混用,记载历史。起初用汉字记音是随便写的,后来慢慢有些条理,并把汉字简化,创造出日语的音节字母,称为“假名”。假名字母表称为“五十音图”。有两种体式,楷书体叫“片假名”, 草书体叫“平假名”。到 7世纪,出现夹用汉字而以假名为主的日文著作。日本也仿照汉字创造一些日本专用的汉字(所谓“倭字”),但是为数不多。明治维新(1868)以后,有意识地进行文字改革。推广以东京(江户)语音为标准音的国语。一般读物中的汉字全部在旁边注上假名,实行读音统一。小学语文课本从半文半白的文体改为口语化的文体。日本的文改运动者在1866年提出废除汉字,1872年提出改用罗马字, 1973年提出限制汉字字数。日本“国语审议会”拟定的“当用汉字表”(1850个汉字),1946年由内阁公布,后来在1981年改为"常用汉字表"(1945个汉字),政府公文和一般出版物所用汉字以此为度。小学课本只用八九百个汉字,常用汉字表中有许多简体字。同时,整理了假名的使用法。日语罗马字起初有美国人设计的"黑奔式" (Hepburn)。后来,日本学者另订“日本式”,使拉丁字母更科学地表示日语。
1937年内阁公布"训令式",以“日本式”为基础而略作修正。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采用训令式作为书写日语的国际标准。但是日本铁道、外交、商人等习惯用黑奔式。今天日本的正式文字是汉字假名的混合体。全用假名不是正式文字。罗马字是辅助的拼音工具。
相关文章
- 5条评论
miercle2024-06-26 11:33:18
- 链接失效了已更新
PLAYYOU2024-06-21 19:16:40
- 感谢谢谢
(johan)乔安2024-06-25 18:07:02
- 这个我有
temptaton无奈2024-06-18 21:40:59
- 这个我有
jaden2024-06-21 15:03:38
- 自己拿